三千纸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03章 重工开建,论武兴和(六),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,三千纸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方正化的设计十分精妙,只要敌人妄图拔出木桩,触发拉线,两边的山岭就会瞬间引爆,让敌人陷入一片碎石之中。
当木桩终于布置完成后,方正化望着眼前的峡谷,心中不禁有些遗憾。
他看着这狭窄的通道和两侧高耸的山岭,暗自想着:
这里的地形实在是太适合架设火炮了,如果能在这里放置十门大威力火炮,凭借着火炮的强大威力,足以让来犯的后金骑兵吃尽苦头,喝上一壶难以下咽的“苦水”。
但如今,他只能依靠现有的防御措施,尽最大的努力守住这片阵地,等待着后金可能到来的挑战。
方正化马不停蹄地回到张家口堡后,丝毫不敢懈怠,即刻又投身到紧张的军事筹备之中。
他将那张绘制着山川地势、关隘要道的地图在案几上徐徐展开,双眼紧紧盯着,手中的笔不时在上面圈圈点点,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各种防御策略。
在他的反复研究下,他认定万全右卫的德胜口堡这个关键据点,是安放投弹机的绝佳之地。
投弹机所投掷出的子母弹,爆炸后能产生大面积的毒烟效果,再配合上手雷这种近距离的杀伤利器,两者相互组合,形成远近结合的火力打击模式,无疑会是一种极具威力的战斗方法。
而且,追溯历史渊源,大明成祖时期设立万全右卫,本身就蕴含着应对外敌、强化防御的战略考量,在这片土地上布置这样的武器组合,也算是顺应其初衷。
紧接着,方正化凭借着多年征战积累的经验和敏锐的军事洞察力,在万全右卫向北面探寻的过程中,有了一个重大发现。
那里有一处天然形成的伏击点,仿若上天特意为明军打造的防御福地。
这是一个天然谷地,谷地前后的道路呈现出明显的收窄态势,恰似一个狭窄的瓶颈。
对于擅长大规模集团冲锋的敌军大部队而言,这样的地形无疑是噩梦般的存在,根本不利于他们展开冲锋,强行通过只会让兵力在狭窄处拥挤,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。
方正化兴奋不已,他迅速将这个发现落实到纸上,用手中的笔在地图上精准地描绘出这片谷地的轮廓,他将此处命名为牛头沟,随后又在地图的空白处,洋洋洒洒地写下自己的详细想法。
紧接着,他亲自带人赶赴实地,指挥士兵们先是沿着谷地的关键位置拉设了一道道坚固的钢丝绳,这些钢丝绳如同隐形的绊马索,能够有效阻拦敌军骑兵的快速突进;
随后,又在钢丝绳周围以及敌军可能涉足的区域,仔细地布设了大量地雷,地雷一旦引爆,将对敌军造成致命打击。
一切布置妥当后,他还特意做好了清晰的标记,以便后续的部队能够清楚知晓这里的防御布局,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充分发挥这片天然伏击点的最大效能。
多尔衮行事风格向来雷厉风行,在那次军事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,便迅速整军备战,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朝着库伦方向进发。
队伍行进有序,军旗猎猎作响,马蹄声如鼓点般密集。
按照他的预计,在夜幕降临之时,大军便能顺利抵达库伦。
库伦这个地方,曾经是林丹汗的大本营,顾往也是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。
可后来,随着大明停止了对林丹汗的资助,林丹汗不久就遭遇了左翼部族的背叛,最终无奈之下,全族向南迁徙而去。
自此,这里便彻底落入了后金的掌控之中。此前后金派往关内刺探军情的哨探,便是从库伦出发,悄无声息地潜入大明境内,收集着各种情报。
此时,局势已然是山雨欲来风满楼,张家口大战一触即发。
然而,朱有建却依旧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,正悠然自得地在养心殿院内钓着鱼,他似乎完全没有被即将到来的大战所影响。
就在他全神贯注于钓鱼之时,一个不速之客悄然出现。
他仍专注于钓鱼,而这个不速之客则静静地坐在不远处,饶有兴致地看着他钓鱼,一时间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,谁也不知道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,会给朱有建带来怎样的变化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