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南朝四处流言起
陈恶禅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十章 南朝四处流言起,爸爸缓慢有力送女儿的文案,陈恶禅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刘淮此时也已经平静下来,不动声色的问道:“陆先生可将这封信给我父亲看过?”</p>
陆游摇头,苦笑说道:“我担心魏公会直接入朝自证。”</p>
以魏胜耿直的性格,这不是不可能的。</p>
至于宋国将会有的反应,无疑是十分混沌的。</p>
有可能顺势塞给魏胜一支兵马,让他在两淮继续当大将;</p>
也有可能将其留在朝中养老;</p>
也有可能见识到魏胜的忠义之后,给他加官进爵,让其回到山东,以制衡刘淮。</p>
任何正常的朝廷,大约都是选第三项的。</p>
但大宋,那可不是一般的国家,骚操作如山如海,不可以常理度之。</p>
陆游也害怕啊。</p>
刘淮将手中文书递给了梁肃,思量了片刻之后说道:“陆先生,你给我个准话,虞相公那里还能不能按部就班的组织北伐了?”</p>
战争不是喊口号,不是热血上头就要抡刀子互砍,而是要将细心的积攒钱粮,要耐心的训练军队,鼓舞军心士气,最后还要有一个完整的战略战术计划。</p>
即便都准备充足,还会有各种意外的出现,让人手忙脚乱,更何况是轻敌大意,直接北上呢?</p>
仓促北伐的结果必然就是,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</p>
陆游闻言也沉默了片刻,随后摇头说道:“不知道。”</p>
梁肃有些气急败坏,将文书扔在桌子上:“去年给了虞相公那么大一个功劳,他如愿当上了宰执,难道他连这点事情都阻止不了吗?”</p>
刘淮阻止了两人即将爆发的争论,对梁肃说道:“陆先生不是说虞相公会顶不住压力,出兵渡淮,而是担心有人会得到朝中之人的许诺,擅自出兵。”</p>
梁肃愕然,转头看向了陆游:“你们宋国将军的胆子能有这么大吗?”</p>
这话问出口,梁肃就知道自己问错了。</p>
果真,下一刻刘淮就笑道:“宋国的大多数将军,率兵北伐,与金军硬碰硬的胆子没有。但出兵劫掠,占便宜捡漏的胆子不止有,而且很大。”</p>
“而且,宋国的兵马是要层层掣肘,层层压制的,即便虞相公也不可能获得两淮全部兵马的指挥权,有一两支千人兵马,在统制官一级的驱使下擅自行动,倒也不奇怪。”</p>
说到这里,刘淮也再次摇头以对。</p>
“如果他们擅自出兵败了还好说,无非就是打击一下赵官家的自信心,拖延几年再进行北伐。”</p>
“就怕他们一旦胜了,给了其余人鼓舞,到时候虞相公就要彻底压不住了。”</p>
“天气炎热,行军困难,金军以逸待劳,到时候一个不小心就是一场大败。”</p>
“损兵折将事小,若是让宋国再次起了议和的心思,主和派再次登上高位,那就要有大麻烦了。”</p>
刘淮说完,又低下头来,在纸上奋笔疾书。</p>
陆游见状,不由得焦急说道:“刘大郎,你怎么还能沉得住气?”</p>
刘淮一边给石琚写信,一边说道:“饭要一口一口吃,事要一件一件做,人要一个一个杀,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急什么?先让我写完这封与石琚石相公的书信再说。”</p>
“石琚?你要做什么?”陆游那原本已经被刘淮平静的言语安抚妥当的心情再次波动起来,不由得以一种怪异的眼光看向了刘淮。</p>
陆游是听过石琚名字的,虽然不知道这厮如今在河南南部主政,却也知道他是金国高官。</p>
难道刘淮是要写信提醒金国,要应对宋国的冒进?</p>
刘淮闻言翻了个白眼说道:“陆先生,我在你心中就这么不堪,会做出联虏灭宋之事吗?罢了,我知道你也不信,以后我写给石琚石相公的文书,你都先阅览一遍,帮我校对一番如何?”</p>
陆游虽然脸皮薄,但毕竟也算是久经考验的封建主义战士,闻言不止没有惭愧离开,反而转身坐在了侧方座椅上,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后,竟然就地等待起来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